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记忆】寻找最后的中国远征军
2017-02-10 11:55 中国远征军网

1950年,一批曾经的中国远征军士兵奔赴北大荒,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北大荒的拓荒者,并在黑土地上终老一生……

只要谈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个世纪,1958年,王震将军率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向亘古荒原宣战的壮举。毋庸置疑,这是新中国垦荒史上光辉的篇章。

其实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当时就有整建制的部队开赴北大荒,只不过人数没有王震将军率领的部队人数那么多,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以致在黑龙江农垦史上和一些地方志中竟未被提及,抑或提到也是“轻描淡写”,语焉不详。

这支部队的正式番号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简称解放团。它比王震将军的大部队开赴北大荒整整早了八年。只不过由于多种原因,这支部队、这批人后来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把他们称作北大荒最早一批垦荒者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消失的部队番号,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1947年,东北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之后,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有数十万投诚、起义、被俘人员急需安置。这给新成立的东北人民政府,特别是东北军区增添了一项新的艰巨任务。当时采取的做法是这样的:对普通士兵,经教育后愿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当即编入解放军参战;对自愿返家的,予以释放,并发给路费;对军官和少数伪官吏以及不愿参军又因家乡在“国统区”的人,则集中组建“解放军官教导团”,予以收容、审查、教育,并给以“出路”,这个特殊组织由东北军区政治部领导。这就是解放团组建的大背景。

1948年8月,东北军区政治部召开会议,传达朱德总司令的电报指示,并宣布成立军区生产部,决定解放团要以北大荒为主要地区,创建机械化农场。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的画面:

1950年4月,地处松花江北的偏远煤城鹤岗。一长列满载人民解放军的闷罐车开进了鹤岗站。车停稳后,陆续走下来一批军人。这批军人虽然统一着装,一色黄棉袄,可是有的佩戴八一帽徽和胸章,有的却没有任何标志。稍事休息,这批军人就背着背包,扛着军旗整队出发了。他们穿过行人稀少的矿区,往萝北县方向走去。

这支特殊部队的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团长兼政委是王世英。头上有“八一”帽徽、胸部有符号的是现役军人,约1700名,无任何标志的是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和被俘的国民党军人3258名。这其中包括15名校级军官在内的各级军官1499名,士兵1759名。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这支部队中还包括了500多名曾经的中国远征军的军人。他们仍是部队编制,一律称之为“学员”。按现役军人供给制标准,相互之间以“同学”相称。

关于解放团的历史功绩,只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当年鹤岗到宝泉岭没有公路,在团长王世英率领下,从8月19日到9月18日,共计31天就建成一条12米宽、43华里的鹤宝公路,到10月1日,全团人员排着八列纵队浩浩荡荡走过梧桐河大桥,到鹤岗参加国庆一周年庆祝大会。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修筑一条够得上标准的沙石公路,确实是个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解放团的学员们还能承受。然而最令人纠结的是“转变政治身份”这件事。

原来解放团的学员从一开始就被“打入另册”,并不在人民的行列。不少人认为,北大荒就是西伯利亚,在这里劳动就是流放。针对这种错误思想,经过党员干部的教育帮助,学员们逐渐转变了错误认识,团党委又传达了上级“变解放团为农场”的指示,在学员中开展“记功运动”。以个人在建场过程中的表现记功,并以此作为转变政治身份的主要依据。这一做法收到效果,在1951年3月召开的全团大会上,给60余名提前转变身份的学员戴上光荣花,欢迎他们回到人民的行列。

据史料记载,截止到1952年6月,解放一团转为农场,先后有七批学员被批准转变了政治身份。全团原有3258名学员,除58名因死亡等原因,3200名全部成为国营农场职工。这里顺便说一下,解放团这支特殊部队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三年半。王世英率领的解放一团在开赴北大荒之前就使用这个番号,到1952年5月1日,按上级指示取消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的番号,正式命名为“国营宝泉岭机械农场”,归东北人民政府国营农场管理局领导,1955年又归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

从学员到场员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回到人民行列”,也标志着他们可以享受场员的待遇,告别供给制。一言以蔽之,在政治待遇方面应该有所改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回到人民行列”并不表明“个人历史问题”可以一笔勾销。参加远征军,打过日寇,也当过国军打过内战。于是每当各种政治运动来临,这些曾经的解放团学员包括曾经的远征军士兵都心有余悸。虽然回到人民行列,但是总有一种纠结,不愿意谈过去谈历史,就连对自己的家人也闭口不提。

今天,走在宝泉岭美丽的大街上,你随便采访一些路人,十人之中九个人都没听说过解放团、远征军。有听说过的,也讲不出什么。正如笔者在前面提到的,这批抗日的英雄,这批宝泉岭建场的功臣,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种状况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有了根本转变。根据党的政策,给原起义投诚人员152人,其中包括了79名远征军老兵落实了政策,他们或离休,或退休,在宝泉岭安度晚年,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献了青春献终身

当年这批中国远征军军人踏上北大荒的黑土地时,绝没想到自己可能在此终老一生。但命运就是这样,他们和后来的十万转业官兵当中的大部分人一样,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最后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黑土地。由于历史原因,在墓碑上竟然不能刻上中国远征军抗日老兵的字眼,更遑论墓志铭了。但历史毕竟是公允的,凡是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人,都值得后人纪念。这批中国远征军老兵有不少都长眠在黑土地,他们是:

陈子良、冯炳权、顾绍鸿、何云峰、贺云、黄向权、黄秀生、黄延芳、蒋朝科、李伯清、李敬忠、李玉霞、李长龙、梁技福、林海明、林文初、刘建奎、刘清云、龙宝廷、卢寿新、陆继兴、罗光荣、吕妈阶、欧方少、欧阳文、司徒阳、苏国树、唐华清、王伯超、王文超、王正玉、夏桂明、夏明彪、肖济才、谢永贵、颜英德、杨登昌、余吉品、余渊、张发良、张松奎、赵光明、周昌惠、朱伯廉、何炳贵、曾振光、许海、杨菊莆、付金城、俞德才、黄让芳、廖占云、徐永珍、赵树云、谢时彬、张新桥、王锡珍……

走进北大荒的中国远征军抗日老兵,不少人是“南方人”,最终未能魂归故里,而是选择留在第二故乡终其一生。这就是一种感情,仅凭此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人的尊敬。囿于诸多条件所限,这里披露的只能是一部分在宝泉岭故去的远征军老兵资料。

结束采访回京之前,抽空去了一趟名山口岸。站在黑龙江边,看着江水静静向东流去,不禁思绪万千。过去一提到远征军就想到“国民党反动派”,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今时代变了,政策不同了,原来讳莫如深的话题不仅可以放在桌面上自由讨论,甚至还公开举办了《走进宝泉岭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图片展,历史终于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

文章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作者:杨博文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