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赴缅甸抗日远征军老兵李光钿:到死也是中国人
2015-04-29 08:21 中国远征军网


2015年3月20日,留缅老兵李光钿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
 
 
李光钿的客居证
 
  本报记者赴缅甸采访远征军老兵李光钿:
 
  2015年3月20日上午,经过一路颠簸,华西都市报记者终于来到缅北重镇、克钦邦首府——密支那。此时,缅北正处于战乱中,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亦不平静,马路边随处可见匆匆驶过的满载士兵的军车。作为外国人,我们进入密支那后,就受到了当地移民局官员的严格盘问。
 
  我们拜访的老兵李光钿,是目前在缅北可以找到的唯一一名健在并参加过一线战斗的远征军老兵。他家住在密支那第二小学旁,以前这里曾是远征军牺牲将士的一个墓地。
 
  穿城而过的伊洛瓦底江水,带走了李光钿六七十年的光阴,但却带不走他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我是自愿参军打仗的,不是抓的壮丁。”采访中,李光钿一直向华西都市报记者强调,“我不是华侨、更不是缅甸人。我没有加入缅甸籍,我到死也是中国人。”
 
  听说要打日本人 第一个弃学报名
 
  身穿一件白色背心,腰系一条缅甸当地流行的隆基(类似围裙),脚踏一双人字拖鞋,李光钿的打扮和当地缅甸老头没有太大差别。但一说起话来,却是一口地道的云南口音。这个93岁高龄的老头,精神依旧良好。
 
  说起过往经历,李光钿的语速快得就像当年打的机关枪,哒哒哒。他越说越激动,语调越来越高。由于李光钿心脏不好,身旁的孙儿李发能不停劝他说慢点,不要太激动。李光钿却不断给李发能摆手:“我说什么没关系,不要管我。”的确,过往的战斗经历,怎能让这个倔强的老头平静得下来?
 
  李光钿说,他于1922年出生在云南宣威辉栋村(音)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乡气候没有这边热,东西更好吃。”在李光钿的记忆中,家乡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
 
  1940年,读中学的李光钿突然打听到县里正在招兵的消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本人都要打到云南来了,为什么还读书?”17岁的李光钿,是班里第一个放弃学业、毅然从戎的学生。李光钿一再强调,自己是自愿当兵的,不是强征的。
 
  加入远征军炮兵 隔怒江对峙鬼子
 
  经过严格的体检和考核,李光钿和几名同学一道入伍。随后,他们步行来到宣威红桥铺佳威(音)四官区后辅营,在这里进行了最基本的入伍训练。
 
  一年后,李光钿所在部队调至曲靖接受炮兵训练。李光钿说,炮兵的训练十分严格,训练他们的教官中有不少美国人。1942年,炮兵训练一共进行了3个月时间。考试合格后,李光钿正式被分发到永平大花桥,加入中国远征军71军。李光钿至今仍能清晰地说出其所属部队长官姓名:军长叫钟彬、二十八师师长刘佑金(音)、团长董惠(音)……随后,李光钿所在部队经过编练,列为83团第2营82炮兵排,李光钿任该排排长。
 
  随后,李光钿随部队从永平调往怒江,镇守怒江的会人桥(即惠人桥)。此时,中国第一次远征失败,宋希濂将部队放在怒江东岸,据守天堑,阻止日军入侵滇西。这一段时间,远征军改为守势,滇西边境形成中日军队隔怒江对峙的局面。
 
  李光钿说,在与日军对峙的过程中,部队一刻不停地进行高强度训练。“我们随时准备打过江,收复失地,为牺牲的兄弟报仇。”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