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关爱中国远征军老兵公益活动掠影(2)
2014-06-19 17:58 中国远征军网

  欣慰被认可渴望被铭记

  6月11日,在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少校军医路珍楼家里,一进门就看到墙上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写给老人的“寿”字。还有一个多月就满百岁的老人在等待我们来时,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让小儿子提前熨烫过,穿在身上依然英姿勃发。“这是我最好的衣服,是2011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送的,民革中央的副主席也来看过我……”

  “我在抗战前线救了好多人的生命!”百岁老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述自己的抗日往事,“我上过广东、广西、云南的战场,给司令员看过病,给好多战士做过手术,留在腾冲后,我也一直是这儿最有名的医生!”

  由于在“文革”期间受到过冲击,曾经为国浴血奋战的老人对那段历史有些伤心,但是现在,受到各方关注的他更喜欢展示他的新“成就”:社会对他的认可,儿女的美好生活,各方机构、组织送来的慰问品、纪念章……

  当志愿者们握着老人的手无限崇拜地喊着“爷爷,您就是民族英雄”时,老人欣慰而自豪地笑出了声。

  在腾冲养老公寓,有一个备受其他老人羡慕的“大明星”,就是上文提到的98岁的李华生老人。老人家单独住一个舒适的房间,受专门的照顾,有公益机构承担他所有的费用,还总会有志愿者前来探望、慰问他。

  腾冲关爱老兵公益组织发起人之一的王立强介绍,经历了战争的老人经过太多惨烈的场面,因此性格古怪、与亲人也不和,多年以来生活极为困难和不幸。几年前,志愿者找到老人时,耄耋之年的他独自住在田野边的小屋中,没电没水,自耕自足。受公益机构资助,老人才得以在养老院安度晚年。

  但是,性格古怪的李华生,却对志愿者们非常和气、友好,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对他的无限关爱和尊敬。无论是志愿者们崇拜地对他说“爷爷,您是我见过的最帅的军人”,还是嗔怪地喊着他“爷爷,您可是我们的老宝贝儿,要保重身体,不许再偷喝酒了”,老人家都会像孩子一样笑开了花。

  在李华生崭新的军绿色制服外衣上,沉甸甸地别着五六个徽章,记者仔细看了看,居然发现有一枚是三年前我们探望他时为他别上的纪念辛亥百年两岸四地青年学生“追寻历史足迹”活动的徽章。每一枚不同质地、不同内容的徽章,老人都视作珍宝。

  卢彩文老人除了喜欢和大家分享年少时勇送情报的故事外,最乐于“炫耀”的就是他在新时期社会生活中得到认可。作为腾冲县黄埔同学会会长,卢彩文多年来都是县政协常委,在民主协商的舞台上发挥着作用。

  刚刚去世的张庆斌老人生前也曾不止一次说过,希望过世后,能将自己的名字刻到腾冲国殇墓园的远征军牺牲者名录墙上,能够永远和战友们在一起,被历史铭记。
 
  王立强介绍,早期发起关爱远征军老兵公益活动之时,许多远征军老兵耄耋之年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那时候,经济的资助是关爱老兵的重要内容。2009年前后,随着各部门、组织以及个人的救助,远征军老兵生活好转,他们最大的需要是来自心理的关怀和认可。

  记者在采访中也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每位老人留下了创伤,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蹉跎,他们看淡了世间繁华,甚至看淡了生死。但当我们这些后辈志愿者充满好奇地询问他们抗战事迹,充满敬仰地尊称他们为民族英雄时,老人们无一不露出自豪而欣慰的笑容。

  两岸携手照亮老兵晚年生活

  据有关数据统计,2006年,在腾冲生活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大约有170余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的数量在迅速递减,至张庆斌老人去世,腾冲仅剩35名远征军老兵。而生活在昆明、德宏、保山等地方的远征军老兵,加起来也仅百人有余,寥寥可数。每一个老兵的离世,仿佛就有一段历史成为空白。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多次到腾冲探访老兵,他感慨地说,关爱老兵的公益活动,几乎就是抢救性质的。公益组织、爱心人士都在和时间赛跑,希望能给老兵的暮年带来更多的温暖,希望有更多的口述历史可以留下来。

  在腾冲养老公寓告别时,台湾张老师基金会的吴美慧潸然泪下。这是她首次赴腾冲为抗战老兵做志愿服务,她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表示,远征军老兵作为中国人抗击日寇侵略的英雄代表,对他们的关爱应该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事情。与她一样首次前来的台湾志愿者黄玉真,更是用心地把自己在台湾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经验分享给大陆的志愿者们。“关爱老人,更重要的是关爱他们的心理,同性别的志愿者,可以用拥抱来让老人感到放松、愉悦,异性的志愿者可以去握住老人的手,他会在心理感受到温暖。”黄玉真说,共同关爱老兵,不只是两岸公益领域的交流,更是对生命关怀的碰触,这种共同的关怀,让海峡两岸没有距离,完全融为一家。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志愿者、来自台湾的北京大学学生罗海芸三年前就曾到腾冲看望过远征军老兵。旧地重来,她依然屡屡说“感动”。“每见一次老兵,能感觉到他们的生命更接近凋零。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为他们做些事情。”罗海芸说,“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共同抗战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抹不去割不断。”

  西安出生的北京大学学生杨撒博雅是第一次参加慰问老兵的志愿服务,但作为90后独生子女,她却非常有经验地团坐在老人身边,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亲切而缓慢地用老人喜欢的声音、节奏与他们聊天说笑。杨撒博雅说,“我认为年轻人对这段历史了解得还不够多,应该多了解抗战历史,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一次与历史的交汇,让年轻的学子们仿佛一下子成长了许多。

  在腾冲期间,来自台湾、北京以及当地的志愿者针对关爱远征军老兵、如何做好志愿服务举办了一场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远征军老兵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功臣,要发动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结合老兵现有的情况做好服务工作,结合抗战历史做好宣传工作,这些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70年前,在远征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下,腾冲成为第一座从日寇手里收复的县城,大大鼓舞了抗战的士气。明年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届时,来自海峡两岸以及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将共同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表示,“‘温暖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公益项目,能进一步汇聚更多的爱心人士和机构,为远征军抗日将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实现两岸志愿者们的共同心愿———‘关爱一位老兵、温暖一个民族’。”

  (人民政协报 2014-06-16期08版)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