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国远征军老兵:廖建阳
2014-03-26 11:02 中国远征军网

 
  湘潭在线3月17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易书宝   通讯员 彭军林) 双耳严重失聪,走路时双脚颤抖……在南盘岭老年陪伴中心,和住在这里的其他老人一样,92岁的廖建阳日常生活也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然而,70年前,他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军战士,在印缅奋勇抗击日寇。
 
  国难当头 农家子弟从军报国
 
  廖建阳的祖籍在湖南郴州永兴县黄泥乡大村村。在烽火四起的抗战初期,侵华日军的铁蹄虽已踏上两广的土地,但因重山阻隔,郴州、永州一带却还相对宁静,特别是这里的广大山区、乡村,人们依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也因为尚未被战火焚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是各种内迁部门和企业的避难所,也是东北、江浙以及两广等沦落区幸存的人们逃避战乱的选择地之一。
 
  “我在永兴黄泥乡生活了19年。这19年虽谈不上有多少富足,但却享受到了宁静的平和。”永兴县处于郴州的东北部。在黄泥乡,佃田耕作的廖建阳家每年的劳作收成除了交纳田赋租税外,还能保全家温饱,“在当时,这种家庭状况已是难得的了。”正因为此,廖建阳享受到了当时很多青少年难以得到的待遇:上学读书。“初小毕业后,家里又把我送到了郴州城里的洋学堂。在这里,我第一次发现了我对数字的偏爱。”
 
  来到郴州后,廖建阳说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龄渐大,懂得的知识日渐增多,更重要的是,城里的开化和消息流通不是乡村所能比拟的,再加上各种爱国青年和爱国团体对时事的宣传。可以说,在郴州的一年时间,我对世事的感触,超过了过去在乡村里的所有接受。他们把我从一个每日里‘之乎者也’的小学究改变成了一个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安危的热血青年。”
 
  心情变了,再要安安心心地坐在课堂里读书已是不可能了。此时,廖建阳需要在读书求学、学优而仕与投笔从军、杀敌报国之间作出选择。“国土沦丧,人民流离。不灭倭寇,又怎能让这一泱泱大国重回安宁!”怀着这种想法,廖建阳很快便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作出了重要抉择:1941年11月,19岁的廖建阳走进了第五军装甲兵团设在郴州的新兵招募点。
 
  中国远征军顽强抗击日寇
 
  “在当时,激于民族大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可谓老少皆知的两句流行语。而社会上的各种抗日组织也是风起云涌。这种状况,即使是在偏远的郴州、永州一带也不例外。”
 
  在廖建阳看来,当初他加入第五军,并不是鲁莽之举,“第五军是当时国内第一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部队,战斗力非比寻常;更重要的是,这支部队纪律严,成军之初,军长杜聿明便向全体官兵提出‘操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官兵‘五除’(骄、惰、伪、欲、恶)和‘三习’(精、诚、勤)。”“希望加入这样的一支部队,可以说是作为一个正直、单纯、满怀报国之心的热血青年出自本能的选择”。
 
  “我们入伍时,第五军正驻扎在广西南宁一带修整,我在入伍后不久,便以优等成绩考入装甲兵团下属的汽车队学习驾驶技术。半年后,我们又全体开赴印缅,在印缅地区正面抗击日军。”
 
  廖建阳说,在印缅期间,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并一直让他感到自豪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前。当时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召集军官开会,大家对是否坚守存在分歧,争论不休,此时,598团中校团副黄景升愤然而起,慷慨陈词,自愿领兵御敌,师长问其有无把握,他慨然回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最终200师下定决心抗击日军(战斗中黄景升英勇杀敌,壮烈殉国)。战后,黄景升团副“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并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而第二件事则更加悲壮,1942年5月,第5军向印度撤退途中,由于前无道路,后面有日军追赶,遂在密支那以西的莫的村将全部机械化装备之辎重(汽车、装甲车、大炮等)销毁,随后军长杜聿明率全军进入野人山的蛮荒之地。因为无法随全军长途跋涉,留在莫的村堪迪佛塔一侧医疗站中的千余名伤患官兵,在大部队撤离后不久的5月21日,竟然全体引火自焚,含恨而终!
 
  廖建阳说,在远征期间,远征军为保卫滇缅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他所在的第5军,42000余将士中就有21000余人牺牲。当时滇缅路战线两侧,可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但他却唯独对这两件事慨然于心,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史实是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更因为这两件事真正体现出在逆境中的中华儿女“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志节和“宁愿烈士死,不愿降虏生”的赤子之心。
 
  远征回国,他成了军需官
 
  1942年夏天,经历九死一生的第五军越过野人山回到了祖国。回国后,元气大伤的第五军暂驻在云南境内进行修整。
 
  “在一年左右的远征中,部队打了几次败仗,再加上恶劣环境下的水土不服,十万远征军在回到祖国后,人数已不足去时的一半。我所在的第五军本来是远征军中装备最齐全、机械化程度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败退回国后的状况也让人悲观:部队不但减员了一半,而且几乎所有的重炮、装甲车、运输车辆都损耗殆尽。为了尽快恢复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当时的国民政府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钱财,才使得这支王牌部队在人数、机械化程度上达到与远征前相当的程度。”
 
  廖建阳说,他就是在这种人员极度缺乏、而需要办理的事情又极多的情况下被调去搞军需的。“我原本在第五军辎重兵团汽车队搞运输,远征期间,我和战友们在当时有‘国内外援助物资运输大动脉’的滇缅公路上往返奔波了无数次。即使是此后被调去搞军需供应,我们与它的缘分也没有尽。这条路虽号称‘运输大动脉’,但路况极差,有时一天就要被破坏好几次。
 
  “我到军需部门供职后,朋友们都来祝贺我,说我找到了一个肥缺。确实,军需部门是一个油水部门,但这项工作却并没有让我得到多少好处。抗战时期物资奇缺,许多生产军用物资的企业受战争影响无法生产,而美英等国家的外援物资又因为封锁进不来,为了保证部队供应,我们可谓想尽了办法,常常整夜整夜地失眠,为如何才能搞到军用物资而发愁。”
 
  在云南,廖建阳在军需部门前后供职了六七年。“第五军在云南整训期间,我们主要是负责第五军的军需供应,第五军调防后,我们也没有离开,而是转入了云南警备司令部,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9年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云南和平起义为止。此时,我已是警备司令部的少校军需官,在离滇前夕,刘伯承将军亲自为我们送来了起义证明书和返乡的路费。”

文章来源《湘潭在线》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