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阵亡将士将回国安顿
2013-07-02 17:32 中国远征军网

 中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42年,以湘籍官兵为主力的中国远征军38师113团以不足一团的兵力,击溃日军精锐,解救在缅甸仁安羌被围困的英军、美传教士及记者7500余人,震惊世界,史称“仁安羌大捷”。
 
  再过五天就是抗日战争纪念日,而这一天,仁安羌战役阵亡将士总灵位将正式在衡阳南岳忠烈祠安放。这是中国远征军的灵位,第一次回国。
 
  202人,意味着远征军第113团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埋骨仁安羌。这片在缅甸语中,意为“石油河”的土地,血流成河。今年已经89岁的老战士谭荣胜和他的战友,至今仍记得那场艰难的反攻:
 
  谭荣胜:那个地方是油田,河里的水都不能喝的。没有水,我们去的时候,英军投降的小白旗都准备好了。三天三夜,我们开到那个地方。
 
谭荣胜战友:公路不洒水都不能走,我们穿着草鞋,路都晒化了,脚上全是泡。
 
  穿着草鞋,长途奔袭的113团,不足千人,要对抗的是日军超过3000人的兵力,却最终创造了二战亚洲战场著名的仁安羌大捷,解救被困英军、传教士和记者7000多人,被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来,撒切尔夫人还专程向旅居美国的113团指挥官刘放吾致谢。功勋熠熠,然而祭奠亡魂的牌位上,英雄的名字只有寥寥几行。中国远征军网主编舒宏舰慨叹,七十年了,关于中国远征军的研究资料实在太少了。
 
  舒宏舰:我们找遍了国内外的资料,只找到七个。这个工作我们已经晚了,晚了71年。
 
  从缅甸仰光,到暂存的重庆华岩寺,再到衡阳南岳忠烈祠,这些大多祖籍湖南的中国远征军战士终于将走完魂归故里的最后一程,叶落归根。回家的路,仁安羌大捷牺牲的战士走了71年,却已经是20万牺牲的中国远征军中,最先回家的。
 
  从中国远征军入缅算起,远征作战历时3年零3个月,从将军到士兵,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近20万人,近十万将士埋骨他乡。当年在远征作战中任少校作战参谋的刘华老人,今年已经90岁高龄。回忆起战友的离去,他说他记得很清楚,就在一个转弯的地方,就有一个兵,端着枪,瞄准。结果他走到那个地方,一拉就倒下了,像这种情况太多了。
 
  由于种种原因,在缅甸属于中国远征军的,没有墓地,没有姓名。志愿者说,时至今日,很多当地人建房子时都挖出中国人的尸骨,有些手里还握着刺刀,一碰就碎。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进这段历史,他们前往缅甸,他们沿着当年远征军出征的路寻访,希望能为这些为抗日立下功勋的先辈做些什么。
 
  最终,前往缅甸的志愿者决定,为中国远征军立碑。
 
  志愿者:刘放吾先生的儿子,还有我们志愿者一起建立了仁安羌纪念碑,这是中国远征军在海外的第一座纪念碑。同时我们立了灵位,在他们出征和阵亡的地方,做了两场法事。
 
  今年一月,志愿者们决定首先迎仁安羌战役烈士们的灵位回家。《潇湘晨报》记者倪志刚一直跟进采访,他说,迎英雄亡魂回家的路,就像一场爱心接力。
 
  倪志刚:一开始我们就想做一个正常大小的牌位,但是这件事被木雕厂的老板听说了,他是个华侨,他说这样的大小配不上这些烈士,最后做了一个一米多高的花梨牌位,而且是免费的。那个牌位很重,缅甸机场有很混乱,要收很多钱,也是多亏一个华人主管帮忙,最后才得以放行。到了国内,因为超重,东航也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运输。这些都特别让我感动。
 
  再过五天,在抗日战争纪,仁安羌战役阵亡将士的总灵位就将摆放在七七纪念碑的不远处。民革衡阳市委秘书长范林是灵位安放事宜的促成者之一。
 
  范林:今年1月份迎回灵位之后,这些烈士后裔就说拿着追念词,这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烈士精神一个象征,所以就要求安放忠烈祠来,我们开始做迎灵、按灵的活动,从5号送灵仪式完之后就出发,送灵到河南,6日到达衡阳市,7日9点钟在南岳举行一个安灵仪式。
 
  今年1月,暂存灵位的重庆华岩寺曾举行隆重的安放仪式,灵位之前,有三位远征军老人,匆匆赶来,向战友敬上时隔70年的军礼。如今灵位回到家乡,113团幸存的战士谭荣胜老人说,不论如何,还是要去看一看这些老弟兄。
 
(原标题: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阵亡将士将回国安顿)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