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大理疑似“远征军遗骸”无证据确认 25具骸骨已下葬
2013-04-25 09:57 中国远征军网

  昨日,备受关注的大理“远征军遗骸”事件主角、大理中和村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三月街场)现场出土的25具遗骸,按照当地民俗,在大理中和峰公墓下葬,入土为安。
 
  仅凭帽徽无法确认身份
 
  本次考古现场出土的物品中,有一枚残缺的铜质圆形徽章,直径约2厘米,很薄,上有“青天白日”芒状纹饰。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大理中和村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队队长、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部主任闵锐将此枚徽章带到腾冲,请著名的远征军专家、腾冲国殇墓园博物馆馆长段生馗鉴定。
 
  据段生馗鉴定,1942年至1945年间的国军帽徽为铜质徽章、表面图案为珐琅质,且正面凸出、背面凹陷。其中川军的帽徽为陶质。1945年以后的国军帽徽,边缘环有一圈红线。而三月街场M7号墓穴出土的这枚徽章,正面不凸出、背面不凹陷,且外圈无红线,其出现年代应该早于1942年。
 
  “由于年代久远,又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改地建设(所造成的破坏),遗骸的骨骼已经不完整。除了一枚帽徽之外,其余随葬品均无法证明墓主人身份。现仅能初步认定为民国年间的墓葬,墓主人身份不能确认。”闵锐说。
 
  发掘区域没有战地医院
 
  为了搞清该片考古区域历史以来的地表、地貌情况及每段时期驻军情况、埋人情况,省考古所考古队员对考古发掘现场周边的石门村、葱园村、中和村、西门村、南门村、老城隍庙29位70岁以上老人进行访谈。
 
  这些老人的谈话中,有4个共同点:1.此次考古发掘区域内没有战地医院;2.抗战前,三月街场区域曾有过军官墓地,当时是巨大的“鸡窝坟”,各个历史时期改地建设已不下10余次,现已认不出确切地点;3.现三月街场南通道,古称“大沙坝”,是历史以来埋人最多的乱葬坟地,包括伤兵等等都有埋葬;4.被埋的人有黄军装的,也有灰军装的。
 
  发现两座合葬墓(M7、M8)的考古发掘区域,位于三月街场北通道。4月3日入土安葬的遗骸,包括两座合葬墓中共发掘出的18具遗骸,还有从该片区域其余墓葬中发掘出的另外7具遗骸,其中有成年人的遗骸,也有小孩子的遗骸。
 
  根据《大理市志》记载,1942年,大理县曾流行霍乱,死亡人数达14000人,其中全家死绝的就有3000余户。据当地一些知情人士推测,按照当地民俗,非正常死亡人员不得进入家族公墓。三月街场区域的合葬墓主,也有可能是这些人当中的人。
 
  新闻回顾
 
  去年12月,考古人员在大理古城三月街上段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30座墓葬。其中,发掘出遗骸10具。这30座墓葬的年代,初步考证从明清到近现代的都有。这些遗骸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网友施怀基在新浪微博上称:“在大理古城三月街附近,发现了10多具抗日远征军将士的遗骸。”一时间,关于遗骸身份的问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去年12月记者探访了位于大理古城三月街上段“三月山庄”附近的考古发掘现场,当时据负责发掘工作的大理中和村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队队长、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部主任闵锐介绍,发掘出的10具遗骸身份暂无法确认。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野外考古发掘于今年1月3日结束。考古现场出土的物品中,有一枚残缺的铜质圆形徽章,上有“青天白日”芒状纹饰。“可以肯定是国军的帽徽,但属于哪一时期的国军,还有待专家鉴定。”闵锐说,大理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驻扎过国军,是否属于远征军的帽徽,还有待考证。

文章来源《云南网》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