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70年前远赴印度 远征军坦克手寻找当年生死兄弟
2013-02-06 09:19 中国远征军网

  昨天,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在微博上广为转发。启事文字简洁:“家父张廷鹏(金陵大学),现年90岁,44年参加中国远征驻印军,担任战车二营坦克手,驾驶M3A3型坦克,现寻同车兄弟,望家人后代或知情人见帖后私信联络”。微博中还公布了当年来自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的几位战友姓名。“一部坦克车里有这么多当时最顶尖高材生”,这条特殊的寻人启事迅速激起年轻网友向老兵的敬意。

   昨天下午,扬子晚报记者与九旬远征军老兵张廷鹏老先生取得联系。1944年,20岁的他离开就读的金陵大学,前往印度野人山训练作战;如今他非常想见见当年那些一起作战的兄弟们。

   微博寻人

  远征军老兵微博寻同车战友引关注

  他和战友都曾是名校高材生,5人同开一辆坦克

  在张廷鹏老先生的儿子“东极海子”的寻人微博上,写着几位失去联系的同车战友的姓名和学校:“副驾驶张连斋(清华大学)、炮手夏良哲(中央大学)、装填手王会期(中央大学)、通讯员曾承策(交通大学)”。一部坦克车居然云集了五位当时最顶尖高校的高材生,这条特殊的寻人微博迅速激起大批青年网友对老兵的崇拜和致敬。

  网友“黄二的二三事”感慨道:“这该是中国部队学历最高的一个班吧!”网友“崂山公安话平安”称,“当年驻印军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学生军,一个坦克里全是大学生。”网友“Editor-Paris”惊讶,“这辆坦克就是一个国家传奇!”

  网友们在感叹这辆坦克云集青年才俊的同时,还不忘转发微博,希望能帮助张廷鹏老先生完成心愿。不到一天,这条寻人微博的转发量就达到了9000次,评论达1000多条。

  老兵回忆

  昨天下午,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微博寻人启事的“东极海子”。他叫张海俊,是浙江杭州人,发微博正是为他90岁的老父亲张廷鹏老先生寻找70年前的战友。“我父亲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驻印军,当时他还是金陵大学的学生”,张海俊告诉记者。张老先生虽然已经90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驻印作战,尤其慷慨激昂。不过昨天他刚做了一个眼部手术,记者只能通过张海俊间接采访。

  1944年驻印作战 次年回国再无联系

  张老说,找不到兄弟们,找到他们的后人也行

  远征战场上,张老是名坦克手,1945年返回中国后,当年同车的兄弟都各奔东西,再无联络。找到几个兄弟一直是张老的心愿,今年6月份就是他90岁的生日,张海俊很想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以前他念叨,我们都不怎么在意,这两年尤其强烈,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张老最好的打算是找到战友,但能找到他们的后人,了解到他们的情况或者找到一些当年从军的照片,他也满足了。张海俊抱着试试的态度,把父亲从金陵大学毕业时的一张照片放到网上,“万一能被他们后人看到呢”。

    名校才俊投身战场 百姓跪身送行

    这一幕让张老至今动容,那年他才20岁上大三

  张老目前住在浙江杭州,但家乡是江苏吴江。1924年生,1941年从上海惠林中学高中毕业,当时上海已经是沦陷区,他毅然徒步前往国统区。“他和同学一路要饭到成都的”,当时的张廷鹏考取了已经内迁的金陵大学电机系。

  张老记得1944年秋天,日军侵华已达贵州省内,迫近重庆。国民党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是个很有血性的青年,就主动要求参加远征军到前线”,张海俊说。张廷鹏身边很多同学也都报名了:王会期、张连斋、夏良哲、曹定军、娄良军、张明介。

  再叙往昔,老人早已云淡风轻,唯有一幕让张老至今动容。当时各地的学生由学校送到重庆的远洋桥报到集中,然后由部队的军车送到成都飞机场。在重庆的沙河坝,沿途的老百姓跪在地上为这些年轻而又优秀的孩子们送行。从那刻起,20岁的张廷鹏便由一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转为一个战士。

  原始森林中集训一个月他们就上战场了

   时间虽短,但张廷鹏开坦克比开汽车还熟练

  张老回忆说,从成都机场,他们乘坐C-46运输机,来到印度集训地沙地亚受训。沙地亚是中印缅交界处,东临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西临无人居住的原始森林,他们就沿着原始森林的边缘搭帐篷。到了印度后按学历、体质分为空军、坦克兵和炮兵,张廷鹏属于第二档坦克兵。战车营总部在兰姆伽,由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史迪威直接指挥。

  张廷鹏被分配在战车营二营,在沙地亚就地培训。在张廷鹏看来,培训的内容很简单,“先学驾驶汽车,同时学会使用武器,手枪、步枪、机关枪、平射炮等。”经过短期培训,他们便入坦克操练了。不久,他驾驶坦克比开汽车还熟练,“训练大概一个月就上前线作战”。

  电机系的张老是坦克手也是翻译

  日军喜欢爬树上偷袭坦克,幸运的是张老没受过伤

  张老当年参加了密支那和八莫两场战斗。坦克有两个营,每营9辆坦克,3辆坦克一个班。美国飞机轰炸后,张廷鹏驾驶坦克冲锋。张海俊说,当时父亲不只是坦克手,还是翻译。“因为他学的是电机又懂英语,坦克故障,需要他协助修理”。

  坦克过一段时间就要打开天窗盖子透气,日本人很狡猾地就组成敢死队,专门潜伏在树顶上,“只要我们打开盖子透气,他们就开枪和扔炸弹”。张廷鹏和战友提高警惕,“我们只好在开天窗前就用机枪对天和四周扫射,以保证自身安全”,幸运的是跟部队在印度的大半年时间里,他都没有受伤。

  1945年四五月份,缅北战势日趋好转。张廷鹏的坦克营进攻八莫,基本打通滇缅公路,八莫战争结束之后,张廷鹏就撤回国了。他和战友乘吉普车沿滇缅公路到重庆,又坐轮船到了武汉。1946年,他离开部队,考上了上海电信局。

  ■最新进展

  南大史料馆已找到炮手夏良哲的资料

  高才生坦克老兵寻找同车兄弟的微博不仅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一些历史研究专家和媒体名人也纷纷加入了寻人和查找线索的队伍,张廷鹏老先生当年所在部队的一些情况也被网友们一一梳理出来。

  抗战史研究者余戈在微博上梳理出张廷鹏老先生所在战车营的情况:多从应征青年学生中选拔,有7个独立营,为中国驻印军直属部队。同时,公安、书店、清华校友总会活动部等诸多微博均加入了帮助张廷鹏老先生寻找同车兄弟的行列。“这些网友给了我很大帮助,比如我父亲只记得当时营长姓梁,他们找出这位营长叫梁燕。”

  截至发稿前,张海俊告诉记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昨天下午刚在南大史料馆找到了原中央大学炮手夏良哲的资料。

  ■资料链接

  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

  1942年入缅作战的中国军队在作战失败后,一部退入印度,在美军整编下成立“中国驻印军”。1943年9月,驻印军战车第二营编成。1944年,一批新征召的大学生士兵补充到驻印军之中。这支军队在缅北滇西战役中战功卓著,成功击退了侵占缅甸和中国西南的日军。(韩飞 陈婧)

文章来源《扬州晚报网》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