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话远征 > 正文

解读中缅印抗战史上的仁安羌大捷谜题
2012-10-15 15:28 中国远征军网

  仁安羌(亦作燕南羌)大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印战场上因中国军队以少胜多、解救盟军而载入史册的经典之战。近年来,随着中国远征军抗战历史被世人重新审视,仁安羌大捷备受关注。一些涉及仁安羌大捷书籍史料、回忆录等刊载经过存有异议,留给后世诸多悬念。笔者经过多方走访查询求证,结合中、英、日三方战史资料,以客观角度重新解读仁安羌之战,以飨读者。

一、中英日军事部署
  1942年3月21、22日,日军第5飞行集团轰炸英军位于缅甸马圭(亦作马格威)空军基地,基本摧毁英军在缅甸南部的空中力量,使其丧失制空权。4月,中国远征军指挥部计划发动平满纳(亦作彬文那)攻势,东路左翼第6军在乐可、中路第5军新22师于耶尼与日军第18、55师团激战,第5军200师、96师业已进入战斗阵地,西线右翼英缅第1军(其第1师守马圭,第17师守东敦枝)负责防守日军第15军第33师团。中国远征军第66军先行入缅的新38师作为总预备队驻守缅京曼德勒(新38师于4月5日作为第66军先头部队入缅抵达腊戍,10日到达曼德勒)。
  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缅甸作战》记载,日军为攻占缅甸重要的产油区及发电基地仁安羌,拟派其第15军33师团进攻,作战计划摘要见以下六点:
  一、荒木部队(步兵团司令部、步兵第213联队、山炮兵第33联队、工兵第33联队主力、独立速射炮第5中队、卫生队)沿伊洛瓦底江左岸前进,首先进攻马圭;
  二、原田部队(步兵第215联队、轻装甲车队、独立速射炮第11中队、山炮兵第7中队、独立混成第21旅团炮兵队、一个工兵中队、野战高射炮第51大队的一个中队)面对萨斯瓦、东敦枝方面的敌人【作者注:指英军】掩护师团右侧,同时牵制敌人以利于师团主力作战。
  三、作间部队(步兵第214联队、山炮兵第3大队、一个工兵小队、卫生队等)在隐匿企图中一举急袭攻占仁安羌,并断敌退路。
  四、师团直属部队(步兵第214联队第1大队、步兵第215联队第3大队)与师团司令部一起继荒木部队后方前进;独立工兵第26联队跃进伊洛瓦底江,做好随时能胜任输送兵力的准备。
  五、各攻击部队于4月9日黄昏一齐开始行动。辎重兵联队,以汽车部队在作战第一天夜里协助作间部队,接着协助原田部队的前进。
  六、如果作间部队攻击成功,师团计划将集中全力扩大战果。

4月1日,英军放弃卑谬,5日放弃亚兰谬退守西路萨斯瓦、马圭一线。14日,日军33师团主力开始进攻马圭,防守马圭的英缅第1师无力抵御,准备弃守。因马圭弃守影响中国远征军第5军防线,而远征军入缅各部均在与日军作战,只有做为总预备队的新38师可调,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应缅甸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请求,于14、15日先后令新38师师长孙立人以一团兵力(113团,团长刘放吾)移至巧克柏当(亦作克安克巴邦)支援英缅第1师、一团兵力(112团,团长陈鸣人)移至纳特莫克(亦作纳貌)支援英缅第17师掩护第5军右翼,两团奉令归英缅第1军军团司令斯利姆(亦作史莱姆)指挥,分别于16日及17日抵达防地。师长孙立人率师直属部队及114团(欠留守腊戍机场第1营,团长李鸿)暂留驻曼德勒,待第66军预备守卫腊戍的新28师赶来接替新38师防务。
  因缅甸战局已不利英军,英军指挥部计划放弃缅甸将部队撤到印度,谋日后再与日军作战。斯利姆将军在回忆录《Defeat into victory》(《反败为胜》)中记录 “安排工程师做好仁安羌油田区处置工作,一旦战事不利则炸毁储存的原油和装备设施,以免落入日本人手中。”4月15日,斯利姆预判到战局不妙,于13时下令爆破油田区工厂和炼油发电重要设备。存有数百万加仑原油的贮油区,顿时变成巨大火海。破坏作业至16日中午结束,斯利姆随即率部并把军团总部陆续撤往拼墙河(亦作滨河)北岸25公里外据点肯耶(亦作归约)驻守。回忆录中还提到:就在16日撤离的当天夜晚,一部分日军(即作间联队)赶到,在他们离开的位置(即仁安羌油田区)发动袭击。
  为抢占仁安羌这块中南半岛上最大的石油资源战略要地,日军经过周密计划,有备而来。
  地形分析,仁安羌镇区北靠拼墙河,东北临山(即501、510高地),往南即马圭,为因河所隔断,西面则临近伊洛瓦底江,西北为白塔山,周围是沙漠地带,白塔山和501高地扼守在拼墙河南岸镇区公路两侧。从马圭至仁安羌再到肯耶、巧克伯当通有一条柏油公路或可沿伊江水路逆流而上。英缅第1师是机动部队,配有大量汽车沿公路撤退,移动速度快于正面进攻的日军。
  气候分析,时值缅甸旱季,白天最高气温可达50余摄氏度,高温和缺水对作战双方均是极大考验。

二、英军被围经过
  4月12日,原田部队在萨特丹、科固瓦与英军展开战斗,成功掩护作间部队迂回穿插,目的达成后于16日进至伊洛瓦底江畔的米昌耶,再于17日傍晚准备沿江北上增援作间。
  荒木部队14日晨进攻马圭,击溃英军因河南岸守军,16日4时突破因河北岸英军左翼,至17日5时左右占领马圭。驻守的英缅1师大部在此前弃守马圭,向北面仁安羌方向溃退;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记载:“具有机动能力的敌人【作者注:指英军】,将行动迟缓的荒木部队甩开悠然撤退,但这时该敌退路上的要冲仁安羌已被作间部队占领”。
  作间部队于12日瞒过英军渡过因河,经新甸、纳特莫克迂回挺进,于16日午夜推进至仁安羌以东约5公里处,获知英军正向仁安羌撤退并有一部连同坦克撤到拼墙河北岸。作间遂分兵两路切断公路,率部偷袭英军后撤部队,俘获数百名后撤途中的英军、传教士及随军记者,于17日凌晨占领拼墙河南岸501高地三岔路口要冲之地。另派中佐高延隆雄率第3大队占据拼墙河北岸渡口,击退英军的反击,扎好“袋口”等待英军大部队进入包围圈,随同追击赶至的师团主力围歼英军。
  南面荒木部队及师团直属部队沿英军退却路线追击,原田部队按计划17日从伊洛瓦底江渡江北上增援作间,整个大的包围圈从17日凌晨起由马圭至仁安羌开始合围。日军计划最终目的是兵分三路,将英军由马圭至拼墙河逐渐压缩,赶进仁安羌油田这块沙漠区域围歼。
  马圭至仁安羌一线全是无人地带,滴水全无,白天气温极高,从马圭撤退的英缅第1师丧失空中支援,给养及饮水短缺,英军工程师虽为撤退部队在路边放置了一些装满水的水箱,但解决不了实质问题,部队饱受高温与口渴的折磨,在日军追击下状况甚为急迫。
  17日,英缅第1师师长斯科特得知仁安羌要道被日军占领后,随即在仁安羌南部集中部队,通过无线电向斯利姆报告:部队自马圭溃败以来,士气低落,给养饮水匮乏,加之当地酷热的气候环境,战斗力已经非常低下,如不能及时突围休整,随时有崩溃可能。
  17日凌晨斯利姆获知日军占领仁安羌后,曾令已撤至拼墙河以北的部队组织反击,接应尚未过河的英缅第1师,但在日军高延部阻击下无功而返。而英军第17师主力尚在东敦枝无法及时增援,一旦日军主力追上,英缅第1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受令救援英军过程
  17日上午,斯利姆得知我远征军增援部队赶至巧克柏当后,驾车前往113团驻地。见到率团的刘放吾团长后,斯利姆展开作战地图与刘团长交谈战局,由于此前113团仅奉命驻守巧克伯当掩护英军撤退,未得到指令前往仁安羌攻击日军解救英军。基于此,刘团长婉拒斯利姆,同时以无线电请示驻曼德勒孙立人师长。
  斯利姆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僵持一个半小时后,当我快绝望的时候,而他(刘放吾)突然笑着说道:“好的,我照办。”他为何改变主意我不得而知,猜测在我们对谈间,进出房间的官兵已用无线电请示孙将军并获肯定回音。他一旦付诸行动,我简直无懈可击,也带走了我对中国人的怨言。事实上,在往后几天,我相当激赏他的表现。
  斯利姆随即颁发手令给刘放吾团长——致113团团长刘上校:兹派贵官率领贵团全部,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在该处,你将与安提斯准将会合,他将以所有战车配属你。你的任务是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之敌。威廉·斯利姆 1942 年4月17日上午11时。
  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所著《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一书中记述,当时定居在洛杉矶的刘放吾将军回忆当年,出示纸张已经泛黄、笔迹却因妥善保存而依旧清晰的斯利姆手令,解释何以让史莱姆将军坐等一个半小时的原因:我并不知道新38师划归史莱姆指挥,他的命令又写在很随便的一张纸条上,很难令人相信,况且,当年在上海战役时“拉夫”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师长在部队从贵州兴义出发时,即一再叮嘱不能随便听别人命令,所以一直到以无线电与孙师长联络确定后,我们马上奉命行事。
  孙师长接到刘团长请示先上报远征军指挥部,指挥部再上报重庆参谋本部,获准后再转达指示让刘团长率部先行前往部署解围。17日午后,刘放吾团长随即率领113团由英军汽车输送至仁安羌北部的拼墙河北岸部署,英军13旅一个重炮营及一个战车队随同113团助战,听命于刘团长指挥。
  据二档档案关于仁安羌一战记述:四月十七日午前十一时奉英军司令下令救援……刘团长奉命后即请示齐副师长【作者注:应为孙师长】决心解救英军之围……18日拂晓我刘团(113团)展开于拼墙河北岸并与英军协议将英战车沿公路两侧搜索,炮兵占领阵地以主火力指向501高地掩护展开向敌开始攻击,是时师长已由曼德勒星夜赶到亲自指挥(当17日午后11时【作者注:应为午前11时】师长接到该团报告,即刻驰赴飘背,向长官罗(罗卓英)请示亲往指挥,初尚未允。师长以英军逐次退却自普罗美之线、退至马格威之线,复由马格威退至燕南羌之线,若燕南羌之线不守,敌沿江直上直捣曼德勒则曼城危矣。且本师先后两团均调往前方,主力所在必须亲往指挥,反复痛陈至夜四时始允。)(档案卷宗号:南京二档第787卷宗11655案卷16J-0501微缩号新38师缅战详报)
  部队作战任务发生变化,考虑到日军兵力强大,入缅以来势如破竹,所部直接援救英军风险极大,孙立人师长接到报告后亦在抉择,一边是救兵如救火,必须赶在日军33师团主力追至之前打开缺口将英军救出,否则英军一旦覆没,会危及第5军防线。一边是所部主力命运攸关,奉此艰巨任务作为入缅后的第一仗,一旦救援不成,自身也有可能覆没。为此,他令刘放吾团长率团先行指挥部署,再赶至飘背远征军指挥部协调得到令准后于18日晨8时左右赶至仁安羌。
  17日黄昏时分,刘团长指挥113团在英军坦克协助下将日军前沿部队(高延大队)击溃,抵近拼墙河北岸战斗地区,完成攻击准备。作间对第113团情况不明前提下,令高延将第9中队留下防守拼墙河北岸渡口,大队主力撤至拼墙河南岸,入列归日军第3山炮大队长中井正指挥,固守仁安羌镇区,其用意即收缩兵力、扼守要害、固守待援,困住包围圈里的英军,等待师团主力追上来再围歼。

四、血战仁安羌解救英军
  部队作战前夕,斯利姆将军与刘放吾团长通过无线电和斯科特师长一同协调,研拟18日一早的攻击配合方案:其第1师向北边突围,中国军队冲过拼墙河,在浅滩扫除关卡,袭击试图追击英缅第1师的日军。为了让英军区分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约定远征军一看到英缅第1师的印度军、廓尔喀兵、英国兵时,将帽子放在枪口上,然后把枪口举过头顶作为暗号。斯利姆在回忆录中记述:狡猾的日军或许看到中国军人这样做,明白了这个意思,也时不时地跟着做。
  刘团长随即将113团三个营分别部署,第1营由营长杨振汉率领从拼墙河老渡口向501高地正面突击,第2营由营长鲁廷甲率领沿公路两侧攻击右翼,第3营由营长张琦率领做为预备队守左翼,准备向日军发起进攻,仁安羌大战序幕由此拉开。
  18日一早,斯利姆将军赶到拼墙河北岸,因对刘团长负责指挥本次攻击有些不放心,担心出现昨日受命时的迟疑,而这场战斗的成败关系到英军的生死,刘团长如何指挥部署尤为重要。恰孙立人师长于8时左右赶到拼墙河前线,斯利姆将这个疑虑告诉孙师长,孙师长遂即邀请斯利姆同往视察刘团长部署。
  斯利姆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们来到团部,刘团长似乎窥出我的心意,所以对我说,我们到营部看看,于是我们去了非常靠近前线的营部。在视察完部署妥当的营部,刘团长通过孙师长解释部署情况,我表示对刘团长部署非常满意,正打算准备离开。这时刘团长说:我们再去连部看看。在战斗将要打响之际,我不太确定连部是不是我想去的地方,但是这却是一个“面子”问题,所以虽然并不想去,我还是去了。通过一条浅浅的沟渠掩护,我们涉水来到连部指挥所。我们刚到连部没多久,攻击就已打响,这些中国士兵没有半点犹豫踌躇(奋力作战),我想他们中许多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为他们能够熟练地利用阵地优势。当中国军队从隐蔽处冲出的时候,日本人叫嚷着。刘团长转过来对着我,我真担心他要说,我们现在去视察排部的情况。幸好他没有提议,只是看着我露齿而笑。只有优秀干练、经验丰富的军人才能在那样的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
  18日晨,英缅第1师主力及装甲第7旅(据《缅甸作战》记载,日军判断英军约有4千余人,据英军情报实则被围7千余人)在仁安羌首先与日军作间联队中井正部及17日黄昏撤回的高延大队接火,继而向仁安羌东侧突击,并与作间联队主力接火,形成南北两地激战局面。
  此间113团已在刘团长指挥下肃清拼墙河北岸之敌(高延大队第9中队撤至拼墙河以南),向南岸日军发起进攻。上午10时许本欲乘势渡河解围,但日军在白塔山的炮火疯狂袭击,使渡河部队进攻受挫。
  被围英军连日行军,官兵极度困乏,缺水严重,弹药也快消耗殆尽,在日军强力阻击下,被阻截在油田区。配属英缅1师的装甲第7旅,本是支战斗力很强的机械化部队(著名的沙漠之鼠部队),但仁安羌一带地形高低起伏沟壑纵横,许多地方是沙地,装甲第7旅受地形限制也无法发挥作用,部队尝试做了最后一次进攻,但一些坦克陷入细沙中,最终成了日军的活靶子,突围失败。
  此时斯科特再度通过无线电紧急求援,部队已经困难万分,随时可能瓦解。斯利姆催促113团继续进攻,孙立人师长陈述厉害,因眼下地形利于日军,加之白天攻击容易被窥破实际兵力,为减少伤亡下令将主力先撤回北岸,已渡河占领有利地形部队继续固守,与英军约定计划夜袭。斯科特即令被围部队暂停突围,集中有限的弹药等候113团再度进攻时,协同发动攻击突围。
  日军33师团长樱井省三得知作间部队17日凌晨奇袭仁安羌成功后,于17日夜急派214联队第1大队(队长德重房夫)由独立工兵第26联队协助输送从马圭经伊洛瓦底江水路溯航北上,该大队于18日傍晚赶至增援作间。至此,日军214联队3个大队齐聚仁安羌,围困英军兵力得到增强。其余2个联队及师团主力继续加紧追击英军。
  当天,仁安羌油区黑烟滚滚,火光照映无数的井架,在隆隆的炮声中现出可怕的姿态。黄昏时分,双方仍对峙拼墙河两岸。作间趁机收缩兵力,主力集结于仁安羌东北角,并令前来增援的德重大队预备于19日拂晓迂回113团阵地侧背,实施突击。
  19日拂晓,第113团主力再度渡河,集中火力展开对敌总攻。7时,英军也开始恢复进攻配合夹击日军突围。刘放吾团长亲率第1、2营和英军战车、炮兵协同攻击白塔山日军炮兵阵地,并与被围英军夹击拿下阵地,减除日军作间联队的炮兵威胁,极大缓解了被围英军的突围威胁。继而,刘放吾率全团兵力进攻501高地,作战初始进展顺利。但作间知道501高地至关重要,是卡住英军突围的最后一道大门,因此在失守后连番发起反击,致第113团在501高地三失三得,第3营营长张琦在战斗中不幸牺牲。15时,500多名英军被俘士兵、随军记者和传教士被解救出困,第113团并夺回大量英军被日军俘获的辎重。血战至16时,日军虽有空军支援,但炮火不济且内外受到夹击终被击溃。第113团全面占领501高地,替英军杀开一条血路。至傍晚,战斗基本结束。日军作间联队主动收缩到油田区以南,等待师团主力增援,精疲力竭的英军主力得以从缺口陆续突围而出。被围的英缅第1师及被俘人员赶在日军追击部队合围之前,顺利脱困,抵达拼墙河北岸安全区域。在此之后,第113团和20日赶到的新38师112团继续担负警戒任务。
  《缅甸作战》记载:4月19日下午荒木部队(213联队)及师团直属部队陆续赶至,原田部队(215联队)于20日凌晨赶到仁安羌。但此时,英军已成功突围,“战斗已经结束”。
  日军围歼英军,并赶在油田区被破坏之前占领仁安羌的作战任务均告失败。因连日追赶天气酷热及缺水,日军也疲惫不堪暂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两军在仁安羌以南形成对峙。

五、撤离仁安羌及战斗结果
  因战事不利,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决定放弃平满纳会战计划,于18日命令第5军从19日开始转移撤退。20日晚间,斯利姆派上尉罗宾逊通知孙师长当前紧急情况,即令取消战斗,将部队撤到巧克伯当。此时日军亦随时伺机反扑,如此一来我军孤军滞后形势非常严峻。孙师长果断令增援赶至的第112团(副师长齐学启率领)在仁安羌油田和拼墙河两岸设伏,掩护113团于21日撤退至巧克柏当,部队遂逐步撤离仁安羌,安全转进至巧克柏当。第112团虽未直接参加仁安羌解围战斗,但为掩护第113团撤退,也有相当战斗和伤亡,因此同编于仁安羌战斗表。
  是役,据二档档案战报记载,我113团千余将士【作者注:据《孙立人将军回忆录》和刘放吾团长亲述113团实际投入战场人数仅为800多人】共解救英缅第1师7000余人,英军俘虏及英美传教士、随军记者等500余人突围。“新38师缅甸之战概述”及“仁安羌战役战斗伤亡统计表”两份档案上记载毙敌700余人, 113团阵亡兵员204人(长官15人、士兵189人)、伤318人(长官24人、士兵294人),生死不明20人,伤亡总计500多人。该团第3营营长张琦、连长顾纪常阵亡,虏获敌军3名、日军军旗及武器弹药甚多。策应之第112团阵亡兵员33人(长官1人、士兵32人)、伤15人(长官3人、士兵12人)。
  孙立人将军回忆录中记述:毙伤日军1000余人。孙克刚先生以及其它一些史料书籍记录此战击毙日军约1200余人。
  据军委会参谋团团长林蔚战后上报电文和重庆《大公报》1942年4月21日报道记载:此役日军伤亡五百余,我军仅伤亡百余。
  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记载其33师团自赴缅作战以来(1942年3月初至6月10日)共计阵亡730人(未计伤员)。
  战后,师长孙立人因仁安羌解围战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英帝国司令勋章”、美国“丰功勋章”及中国政府“四等云麾勋章”各一枚,副师长齐学启、参谋长何均衡等均记大功一次,团长刘放吾获得“六等云麾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各一枚并记大功两次,阵亡的营长张琦被盟军追赠“银星勋章”一枚。
  据二档档案记述:参加此次战役特别有功者为少将副师长齐学启、第113团上校团长刘放吾、该团第1营少校营长杨振汉、第1连上尉连长顾纪常等各员。(档案卷宗号:南京二档第787卷宗11655案卷16J-0501微缩号新38师缅战详报)

六、仁安羌一战评述
  仁安羌解围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异域御敌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斗,其作战成果是成功救援被困英军出围,并做为与盟军协同作战、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兵力之敌的光辉战例而载入史册。此战胜在将士共同用命,各司其职奋勇杀敌;部队指挥得当,以侧翼迂回、偷袭包抄、阻击设伏;设置疑兵,不断派小股部队进行扰乱突袭,等等各种方法。单兵战斗力和武器火力不亚于日军(113团主要配属德械装备,兵员均训练有素),加之英军配予的重炮、战车有力支持,使得日军摸不清我军的真实兵力。与此同时,日军因往胜而轻敌(英军一路溃败没有遇到过多抵抗),再在仁安羌受酷热煎熬,部队十分疲惫,加之腹背被夹击(我军包围日军,日军包围英军),最终没有守住包围口,使英军成功突围。
  事隔一甲子再观此战,其凶险程度实超出想象。我113团无论兵力、地形均处于绝对劣势之下,得益于英军提供重炮、坦克支持压制住日军火力,大大减少我军伤亡。
  以上因素均成就我军战胜日军之必备条件,如缺其一则需付出更大代价才能取胜,或恐被日军拖延到其主力赶至,导致不可想象之境地。
  今时重新审视仁安羌大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此战是自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军队与盟军协同在境外第一次挫败日本军队的经典战斗,也是与盟军协同作战的成功范例,成为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为数不多的亮点之战。鼓舞了在艰苦条件下抵御日本侵略的国人信心;
  二、证明凶悍的日军不是不可战胜。在整体兵力劣势情况下,在相对独立的作战空间内集中优势兵力和武器装备,并在有素的军事训练支持和正确科学的指挥下,战胜日军完全可能;
  三、成功解救英军得到英国人尊重,使中国军队撤到印度后受到礼遇和重新认识,扭转以往友军对中国军队的偏见,为其后在蓝姆伽开设训练营训练部队提供了立足之本(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时装备主要为美方提供,给养则由英方供给,为盟军之间通力合作,给日后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此战亦是远征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第113团代表新38师首次登上二战舞台,以一个漂亮的胜仗开局,战斗力令世人刮目相看;远征军也以饱满的斗志在缅战中确立了形像。中国远征军在第一次缅甸作战失败撤退到印度后,以新38师为主要班底组建的驻印军、新1军,在后来反攻作战中收复缅北,歼灭日军数万人,为修筑打通中印公路奠定了精神与物质基础,使得援华物资得以不断输送到国内,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埋下一颗胜利的种子;
  五、仁安羌大捷中,被解救出的这支英缅第1师得以保存有生力量,撤入印度参与了两年后的英帕尔-科希马会战,斯利姆将军后来做为英印军第14集团军军团司令成功指挥了这次会战,完胜日军一雪前耻,为二战的整体战局做出重要贡献。
  以上均为仁安羌大捷的重要意义所在。从辩证和发展的视角来看,仁安羌大捷我军解救英军、反过来又惠及到自身,正是盟军间的团结合作,从而促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并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七、细节补述
  一是日军直接参加兵力:一说是两个联队7千余人,一说仅有一个大队1千余人。从二档档案战斗详报、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记录及战后亚历山大、斯利姆将军写给孙立人将军的感谢信可以看出,日军仅有千余人参战的说法不准确。
  通过部分老兵回忆和记载,日军直接参加兵力为两个联队7000余人的记述亦不准确。日军计划是以第214联队一部抢先迂回切断仁安羌公路,另外两个联队负责追击,将英缅第1师压迫于仁安羌油田区围歼。根据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记录可以看出:日军计划与实际投入包围英军的是其整个33师团合计约1万3千余人,而非两个联队7000余人;实际切断英军退路,与第113团交战的则先是作间214联队的两个大队和一个加强炮兵大队,4月18日德重第1大队赶至增援后214联队兵力方为一个整编联队,日军另有空军支持。待日军33师团主力增援赶到时,英军已经在113团拼力协助下成功突围。继而是第112团为掩护113团撤退,而与日军师团主力接战。
  出现争议的原因是由于制空权丧失,英军慌乱之下也不清楚抄断自己后路的有多少日军,只是笼统的了解对手是哪支部队作为情报提供给中方。当时英军在情报工作方面远不如日军,113团解围战情报来自英军,此后的战报亦将英军提供的情报信息作为记录依据,所以出现围困英军的日军有两个联队之说。
  日军的实际兵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当时日军一个标准三单位制乙种师团编制约为12800余人,下辖1个步兵团、3个步兵联队(日军第33师团是乙种师团编制)。一个步兵联队编制约为3870人,下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约1200余人。一个炮兵大队约360人,辖两个炮兵中队。其二,据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中关于其第33师团进攻仁安羌拟定计划及实际战况中详细记载,日军计划与实际投入攻占仁安羌围歼英军的是其33师团三个联队及师团直属部队,即围攻总兵力应在12000余人。
  参考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史》记录:作间率领步兵214联队两个大队和山炮第3大队于16日晚赶到(其第1大队于18晚赶到增援),至17日凌晨占领仁安羌油田镇区及拼墙河两岸要道切断英军退路。日军只有少数联队才配备编制364人的炮兵大队,普通联队一般只配备一个炮兵中队,故作间联队是个加强联队,加上18日傍晚增援赶至的德重第1大队,兵力满编合计约在4000人左右。第113团解围英军的关键作战日——19日即是同作间的这支完整的214联队交战。
  二是盟军作战人数和对被围英军的评价:新38师113团实际投入到战场的兵力只有800多人【作者注:除去炊事兵等非战斗人员实际参战人数。英军主要提供炮火战车支持,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第1师因长时间围困,缺水断粮缺弹药反击力量有限,多亏113团全团将士拼命与日军血战解围】。若非113团将士拼力及时打开缺口,日军作间联队完全可能将英军困死,待主力赶到一举围歼。对此,斯利姆将军在回忆录中予以了极高评价。被围英军也非坐以待毙,113团进攻的同时英军也在拼力配合反击突围。解围之后,20日赶到增援的112团为掩护连续作战的113团将士安全撤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否则面临已经逐渐追至的日军师团主力难以全身而退。
  三是战果:综合参考各项档案资料参考分析,日军此战阵亡人数在500至700余人之间,伤亡合计上千人。
  四是指挥命令发布:第112、113团是罗卓英将军下令由副师长齐学启统领增援英缅第1师和第17师,而纳特莫克和巧克伯当分属两地相距甚远,齐副师长只应身在一处。以上资料显示,救援英军命令是由斯利姆将军赶到巧克伯当113团驻地后下达给刘放吾团长,刘团长随即以无线电请示在曼德勒孙立人师长,孙师长再上报重庆参谋本部,在重庆参谋本部同意前往救援、并在孙师长确定让刘团长率团先行前往指挥部署的情况下,命令才予执行。解围战亦是由刘放吾团长在前线直接指挥。据各方档案资料及当时国军部队实行的长官负责制和战后将士的回忆录中分析,齐副师长是指挥112团在纳特莫克支援英军17师掩护第5军侧翼,后奉孙师长令于20日率队赶至仁安羌增援。

仁安羌一役,将士们各司其职奋勇作战,最终才取得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在此战中牺牲的许多连名字都没留下来的战士,他们才是应被我们牢记的功臣。记录抗战历史并非为了仇恨,是希望后辈们都记住曾有那么一些有名的无名的先辈,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或自愿或不自愿,但他们都挺身而出。今时我们重新审视还原这段历史,是希望后人牢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多宣扬这些可敬的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远征抗战这段史实,珍惜和平,让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英魂安息。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话:
  那些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将军们,往往都很平静沉默。
  就像是一本本无字书,静静的收藏着人性的光辉和美丽。
  如果你有幸读懂了他们的沉默,你就读懂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秘密。

主要参考资料: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新38师缅甸作战概述》
  斯利姆:《Defeat into victory》
  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史》
  《孙立人将军回忆录》
  刘伟民:《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
  孙克刚:《缅甸荡寇志》
  王伯惠、丁涤勋等编著:《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备注:本文得到过广州研究新一军学者卢洁峰女士提供相关信息作为参考 特此注明

作者:中国远征军纪念网主编 宏舰

 



CopyRight © 中国远征军网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02号

E-mail:cn-yzj@sohu.com 网站微博 QQ群:47788950 网站地图